日本的溫泉文化源遠流長,泡溫泉不僅能讓人放鬆身心,還有許多健康和美白護膚功效。
不過,要充分享受溫泉的好處,你需要了解正確的泡溫泉方法,以及各種注意事項和禁忌。忽略這些注意事項和禁忌的話,除了可能遭旁人白眼外,還可能導致自己受傷或生病!
本文章會為了詳細講解在日本泡溫泉時你需要注意的事項和相關禁忌,亦會為你介紹泡溫泉的正確的步驟,好讓你的溫泉之旅更加完美。
文章內容
泡溫泉的5個注意事項
要好好享受日本溫泉,你需要留意很多細節:例如不同的種類和溫度的溫泉其實都有著不同功效,並不是完全一樣。以下,我們會為你講解在日本泡溫泉你需要注意的5個事項。
不同種類的溫泉有著不同功效
雖然都叫做溫泉,但其實溫泉內的礦物質含量(溶存物質量)和溫泉的性質都會改變溫泉的功效。例如,硫磺泉以其獨特的氣味聞名,對皮膚病和關節炎有顯著效果,而碳酸泉則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疲勞。
在日本的溫泉法下,按照泉內礦物質含量和性質,溫泉可分為以下10款。
溫泉類型 | 主要成分 | 特徵 | 功效 | 著名溫泉地 |
---|---|---|---|---|
單純泉 | 泉水中的溶存物質量少於1,000mg/kg | 觸感柔軟,刺激性低,泡溫泉後令皮膚光滑 | 改善自律神經失調、失眠、抑鬱 | 岐阜縣下呂溫泉、長野縣鹿教湯溫泉 |
鹽化物泉 | 泉水中的負離子鹽化物含量高於1,000mg/kg | 日本較常見的溫泉,保暖效果高,泉水有鹹味。鎂含量高的話更有苦味。 | 保暖並改善手腳冰冷、皮膚乾燥等問題,對抑鬱和輕微割傷有幫助 | 靜岡縣熱海溫泉、石川縣片山津溫泉 |
碳酸氫鹽泉 | 泉水中的負離子碳酸氫含量高於1,000mg/kg | 又稱為美人之湯。鈣含量高的話可能形成石灰質的沉澱物 | 促進皮膚血行和新陳代謝,具有美肌效果。 | 和歌山縣川湯溫泉、長野縣小谷溫泉 |
硫酸鹽泉 | 泉水中的負離子硫酸鹽含量高於1,000mg/kg | 溫泉效果根據陽離子的種類而有所不同 | 鈉鎂硫酸鹽泉有助降低血壓和減輕痛楚;而鈣硫酸鹽泉則對輕微割傷撞傷燒傷有幫助 | 群馬縣法師溫泉、靜岡縣天城湯島溫泉 |
二氧化碳泉 | 泉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於1,000mg/kg | 又稱為泡之湯,入浴時氣泡會附著於全身,是在日本較為罕見的溫泉種類 | 擴張血管及改善血液循環,具有保暖和改善自律神經,亦有預防高血壓和血管硬化的作用 | 大分縣長湯溫泉、山形縣肘折溫泉鄉黃金溫泉 |
含鐵泉 | 泉水中的總鐵離子含量高於20mg/kg | 泉水中的鐵離子在接觸空氣後,令泉水變為紅褐色 | 泉水中的鐵質有助改善缺鐵性貧血,亦有著抗老化的作用 | 兵庫縣有馬溫泉 |
酸性泉 | 泉水中的氫離子含量高於1mg/kg | 泉水具酸味,有殺菌效果。但由於刺激性較強,泡溫泉後建議用水沖洗身體 | 改善濕疹(異位性皮膚炎)和牛皮癬等皮膚相關症狀 | 秋田縣玉川溫泉、岩手縣須川溫泉 |
含碘泉 | 泉水中的碘化物離子含量高於10mg/kg | 非火山性溫泉中常見的溫泉種類 | 具有殺菌,降低膽固醇和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 秋田縣強首溫泉、東京都前野原溫泉 |
硫磺泉 | 泉水中的硫磺含量高於2mg/kg | 具有特殊的臭蛋味,是日本常見種類之一※硫磺泉水會令銀等金屬變色,泡湯前建議先卸下首飾 | 擴張氣管和血管,預防動脈硬化,改善心臟疾病和皮膚病的效果 | 栃木縣日光湯元溫泉、神奈川縣箱根溫泉鄉小涌谷溫泉 |
放射能泉 | 泉水中的氡含量高於30×10^-10居里/kg | 具有輕微放射量的溫泉,主要分佈於西日本 | 據說具有解毒,促進細胞代謝和各種器官的活性化 | 鳥取縣三朝溫泉、山梨縣增富溫泉 |
不過,請記住,雖然溫泉有許多健康效益,但亦並非萬能藥。有特殊健康狀況的話,請在泡溫泉前先諮詢醫生的意見。
留意溫泉溫度,不同溫度有著不同效果
除了溫泉的種類外,泉溫亦會影響溫泉的效果。選擇適合自己的溫度,才能好好享受溫泉的好處。一般來說,溫泉可按泉溫分為微溫浴、中溫浴和高溫浴3類。
微溫浴是指36~38度的溫泉。由於泉溫和體溫相近,不會給身體帶來太大負擔,所以微溫浴適合長時間浸泡。微溫浴有助促進副交感神經,達至抒緩神經以及改善睡眠質素的效果。不過,由於溫度較低,在冬天時可能會略嫌不足。
40~41度的中溫浴是日本最常見的溫泉溫度,這個溫度有助促進血液循環,亦能夠刺激副交感神經,達至抒緩神經的作用。
水溫高於42度的話又稱為高溫浴。高溫浴能夠刺激交感神經,促進新陳代謝。不過由於溫度較高,對心臟的負荷較大,高溫浴不適合長時間浸泡,亦不適合年紀大或身體較弱的人仕。
無論選擇哪種溫度,都應該注意自己的身體反應。感到不適的話,應立即離開溫泉。另外,在泡溫泉前後都要記得補充水分,以防脫水。
不能穿著衣服或泳衣泡溫泉
除了小部分混浴溫泉外,在日本泡溫泉都不能穿衣服或泳衣。這除了是出於衛生考慮,不讓衣服或泳衣的化學物質污染溫泉水外,全裸泡溫泉還能讓身體能夠直接接觸溫泉水,充分吸收溫泉的礦物質,增強溫泉的功效。
在進入淋浴及溫泉區前,你需要在更衣區把衣服全部脫光;而身上的貴重物品請記得放進儲物櫃。
泡溫泉前要洗乾淨身體,還要記得帶備小毛巾
在進入溫泉池之前,你需要先在淋浴區清潔好身體。這不僅是出於衛生上的考慮,也是對其他泡溫泉者的尊重。
一般而言溫泉的淋浴區都會設有洗髮水和沐浴露,某些溫泉更有提供護髮素,好讓你能夠好好洗澡。當然你亦可以帶備自己盥洗用品。
清洗乾淨身體後,你便可以進入溫泉池泡溫泉。在進入溫泉池時,請不要忘記帶同小毛巾。小毛巾除了可以用來拭擦泡溫泉時的汗水及放在頭上散熱調節體溫外,泡完溫泉回到更衣區前你亦可用小毛巾擦乾身體,以免弄濕地板。
泡溫泉時要記得補充水份
泡溫泉雖然十分舒適,但由於溫泉水溫一般高於體溫,所以在泡溫泉時身體會持續流汗。沒有適時補充水份的話,你可能會出現脫水甚至是中暑症狀。為免自己脫水或中暑,在泡溫泉前、中、後你都要記得補充水分。
不少溫泉設施都設有飲水機,讓你可以隨時補充水份。當然你亦可以自備飲料,不過自備飲料的話,請記得不要把飲料帶到溫泉區域,亦不要帶同酒精飲品。
泡溫泉的5大禁忌

除了以上注意事項外,泡溫泉亦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禁忌。為了確保自己的健康和安全,讓你的溫泉之旅更加愉快和安心,請好好了解並遵守這些禁忌。
不是越長越好,要留意泡溫泉的時間
許多人誤以為泡溫泉越久越好,實際上並非如此。時間過長的話可能體溫和血壓急劇上昇,甚至出現頭暈等脫水症狀。
為免身體不適,一般建議每次泡溫泉的時間控制在15~20分鐘左右,平常沒有泡湯習慣或身體較虛弱的話,泡溫泉更最好不要超過15分鐘。
你亦可以選擇分次泡湯的方式。可以先泡5~10分鐘,然後休息5分鐘,如此重複幾個回合。這種方法可以讓身體逐漸適應溫泉,同時也能降低風險。
當然,你亦可以嘗試本身浴代替全身浴,以減輕泡溫泉對心臟的負擔。
泡溫泉前不要飲酒
泡溫泉會使身體變暖,促進血液循環;而酒精亦有類似的效果。所以飲酒後泡溫泉的話,有機會令血液循環紊亂,甚至導致心律不整及心臟病發作等心臟問題。
除此之外,酒精亦會影響你的平衡能力,增加在溫泉滑倒受傷的機會。
泡溫泉時飲酒亦需要小心:溫泉環境會加速酒精在體內的吸收和擴散,令你更易喝醉。
泡溫泉前不要吃太飽,亦不要空腹
過飽或完全空腹都不適合泡溫泉。吃得太飽會增加腸胃負擔,加上溫泉的高溫會令血液集中於皮膚表面,減慢腸胃的血液循環而令消化速度下降,從而引致消化不良或噁心感。
另一方面,空腹入浴會增加貧血的機會,過份消耗體力可能會令你出現頭暈等症狀。
為免導致身體不適,進食後的1小時內請記得不要泡溫泉。你可以在泡溫泉前的2~3個小時前進食,這樣的話既不會太飽,又有足夠的能量讓你泡溫泉。
發熱(發燒)或身體不適時請勿泡溫泉
身體狀況不佳,特別是發高熱(發高燒)體溫高於38度的時候,就應盡量避免泡溫泉。溫泉的高溫環境本身十分消耗體力,發高燒時泡溫泉可能會增加對身體負擔,使病情惡化。
身體情況不太嚴重的話泡溫泉亦沒甚麼問題。不過你要小心離開溫泉區或進入露天溫泉時等一冷一熱的環境。環境氣溫的急劇變化可能會你身體不能適應,增加傷風感冒的機會。
嚴重病患者、皮膚敏感者和孕婦等要格外小心
溫泉雖然具有療養效果,但亦可能令某些患者的病情惡化。患有活動性結核、惡性腫瘤、嚴重貧血等嚴重疾病的患者,以及嚴重心臟病、腎病及肺病的患者都應該避免泡溫泉。另外,有明顯出血症狀的人都不適合泡溫泉。
患有皮膚病或嚴重皮膚敏感的話,你亦應盡量避免刺激性強的硫磺泉,以免令刺激皮膚令病情惡化。
孕婦在泡溫泉時要小心:應避免泡太熱的溫泉,亦不要泡冷水風呂,也要小心在濕滑的溫泉區域內滑倒。
總結
泡溫泉除了能令你身心放鬆外,更有著各種療養和養生效果。選擇適合自己溫泉種類和溫度能讓你好好享受泡溫泉的好處。同時,你亦需要留意泡溫泉的時間,也要記得補充水份。
另外,在泡溫泉前你需要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本身有嚴重病患又或者正在發燒(發熱)的話就記住不要泡溫泉。吃太飽或喝了酒,又或者是空腹狀態下都不適宜泡溫泉。
了解這些注意事項和禁忌,在安全的情況下好好享受泡溫泉的好處吧!